关中盆地感赋
渭水源发鸟鼠山①,向东脉脉始涓涓。
纳得大小千流泉,穿壑破石不复还。
起落蹉跌拍两岸,汤汤一泻到潼关②。
急波起处尽巉岩,乍起宝鸡峡渐宽。
南北高而巡向西,漫坡冲涮自无堤。
舒然旷野天然地,更有秦岭接云翼;
北原眺对南天际,如兽铁脊景最奇;
顾北自成黄土塬,绵延囊括成襟衣。
川道起始百余里,由狭趋阔目无极;
驭风驰骋心绪飞,俯瞰遥迢水凝碧;
近水先得灌溉利,茕茕河带滋扶眉③;
扶眉最适麦菽生,满目绿田禾稼丰。
横渠绛帐天度镇④,烟树杳杳暖人村。
此景犹出陶潜句,渭城生态绿遮荫。
莫说此处仙都境,雄阔长平皆此因。
既有天时兼地利,更感风物孕《诗经》⑤。
再倚秦川八百里,建来皇都帝业兴;
四关扼守王盆中⑥,以此而足享太平;
不羡王侯羡秦人,秦腔如霆逍遥声。
今驱高速车窗外,城镇联成一串珠。
平畴大道通街衢,市上珠玑别处无;
惠策良方锦千幅,招商熙攘上河⑦出。
若问关中因何盛?平原繁衍大文明;
若说天府⑧赐佳名,犹在蜀地亦在秦。
说明与注释:
①鸟鼠山:渭水发源地。 ②潼关:渭水出潼关而入黄河。 ③扶眉:宝鸡市扶风与眉县,均属渭河平原一部分,土地平旷,适于农业。 ④横渠绛帐天度镇:眉县横渠、扶风绛帐、天度,都为渭河沿岸的乡镇。 ⑤孕《诗经》:据考察,渭河宝鸡一带为诗经的发祥地。 ⑥四关:关中盆地,东有函谷关(东汉后多称潼关),西有大散关,南有武关、北有萧关。王:音wànɡ,动词,称王。 ⑦上河:清明上河图。 ⑧天府:中国历史上,曾先后出现过9个“天府之国”。它们是关中盆地、北京小平原、成都平原、江南地区、太原附近、闽中地区、沈阳一带、武威地区和台东地区。其中,关中盆地和成都平原最为有名。
①鸟鼠山:渭水发源地。 ②潼关:渭水出潼关而入黄河。 ③扶眉:宝鸡市扶风与眉县,均属渭河平原一部分,土地平旷,适于农业。 ④横渠绛帐天度镇:眉县横渠、扶风绛帐、天度,都为渭河沿岸的乡镇。 ⑤孕《诗经》:据考察,渭河宝鸡一带为诗经的发祥地。 ⑥四关:关中盆地,东有函谷关(东汉后多称潼关),西有大散关,南有武关、北有萧关。王:音wànɡ,动词,称王。 ⑦上河:清明上河图。 ⑧天府:中国历史上,曾先后出现过9个“天府之国”。它们是关中盆地、北京小平原、成都平原、江南地区、太原附近、闽中地区、沈阳一带、武威地区和台东地区。其中,关中盆地和成都平原最为有名。












